眼下正是收蔥的季節,江南區同江村綠油油的田地里傳來陣陣蔥香。“我們的香蔥可以持續到明年2月份,香蔥收完后,就會種青菜、辣椒、玉米等高產農作物,不讓田地閑著。”12月27日,同江村致富帶頭人蔡壽熙道出了村民錢袋子鼓起來的秘密。
近年來,江南區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,并把發展扶貧產業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抓手,重點推進特色種植、生態養殖、農村電商等產業項目,積極構建農村產業體系、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,加強農村“五化”(產業規模化、標準化、組織化、市場化、品牌化)建設,注重引進有實力、有愛心的涉農企業投資扶貧項目,開發推廣扶貧產業,發展扶貧農產品冷鏈物流和保鮮加工,完善農村生產服務條件,做大休閑農業和生態經濟,促進農村一、二、三產業融合發展,提升扶貧產業的質量效益和競爭力,農民持續增加收入。
目前,江西鎮同江村的香蔥、同寧村和同良村的肉鴿、同華村的富硒油茶,蘇圩鎮慕村的鐵皮石斛、隆德村的黃金百香果、保衛村的土雞、鎮寧村的香水檸檬,延安鎮平南村的大青棗、華南村的金銀花等不僅形成規模、小有名氣,同江村的香蔥更是遠銷北京、天津和鄭州。
江南區推廣使用益生菌,發展適合本城區畜禽養殖業生產的生態養殖模式,先后打造了一大批生態扶貧養殖示范點。目前,已有9家畜禽規模養殖場通過自治區畜禽現代生態養殖場認證。10家畜禽規模養殖場畜禽糞污源化利用設施裝備配套,全部通過城區級農業、環保部門聯合核查驗收,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100%。
江南區還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47家,積極探索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新途徑,推廣甘蔗地里套種西瓜、黃金百香果園間隙套種中草藥、大青棗園間隙套種火龍果,大大提高土地利用價值。截至11月底,江西、蘇圩、延安3個鎮32個行政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全部超過10萬元,村級集體經濟年收入累計達636.78萬元,其中9個貧困村集體經濟年收入累計達244.188萬元。